华文文苑奇迹网>穿越>混在大明搞社团 > 第四三一章 进过诏狱的人觉悟就是不一样
    杨信说道。

    “徐家没了,为了抵抗某些奸佞之徒掠夺徐氏土地,徐家已经倾尽所有,又遭逢这场大灾,至少秋收前剩下那点粮食也只能果腹而已,杨都督要是想把我徐家饿死,那就尽管抢走好了。”

    徐霞客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又调皮。”

    杨信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徐家应该是真的没有多少了。

    毕竟徐家就在前线后面,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,徐家很难有所保留。

    但是,松江,苏州,嘉兴,湖州那些士绅手中,就不可能没有了,从之前打土豪的成果可以看出,这一带士绅手中通常都存有至少两年的储备,准确说是常备一年的,另外还有一年的在边卖边补中。去年的收成不错,他们也都有建在高处的粮仓,不会被淹没浸泡腐烂,之所以粮食紧张,很大程度上还是他们在故意控制供应量。

    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今年因为要供养团练,这些家伙都狠狠出了一把血。

    像常胜军这样的,六千人一年就得超过五十万两,如果训练强度大,那么耗费的银子更多,今年倭国的硫磺价格就大涨,就是这边的采购量暴涨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银子。

    如今又遭了这场水灾,可以说祸不单行。

    江浙这些控制大量存粮的家伙不趁机弥补亏空才怪呢,像董大师这样田产上百万亩的,哪年不得收个一百万石以上,天启在松江府收的税绝对没有他一年收的租多。这些家伙的粮食都存着等涨价,想要确保灾民吃上饭,还得强迫这些家伙把粮食拿出来,而不是让他们囤积居奇,把粮价炒到一两六,这里的粮价炒到一两六的高位,北方粮价就敢翻到六两。

    这时候恐怕已经开始涨了。

    “继续前进!”

    杨都督挥手说道。

    他的巡视船队沿着锡澄运河继续向前。

    沿途依然一片汪洋,除了少数地势略微高一些的,那些主要的水田,尤其是芙蓉圩的围垦区,完全已经变成了水面,只有一处处被泡塌的民宅显示这曾经的水乡富足。

    不过以这条古老的运河为界,两边的情况截然不同,右边民兵区的高处是一片片帐篷,或者草棚组成的安置点,在这些安置点都能看到炊烟,不断有运输粮食的船到达。另外还有青壮组成船队在水里捕鱼,搜寻能吃的,无论浅水的藕还是水面漂浮的菱角,甚至芦苇根之类,总之搜寻一切能吃的,甚至组织起来排空一些地方的积水,一些女人在插秧。

Baidu
map